《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給香港的備忘錄

劇評 | by  呂晞頌 | 2021-08-23

疫情下世界看似靜止,但同時加快生活中各種科技的應用,本地劇場也不例外,利用創新科技與呈現的形式中,探索觀眾、演員、舞台與文本之間的關係。由Paprika Studio創作的《給下一輪(虛擬)盛世的備忘錄》(下稱《給》),結合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VR)與戲劇表演,再現卡爾維諾著作《看不見的城市》。


觀眾在《給》劇場中有兩個角色,一是凝視兩位演員現場表演,以一般觀眾的形態在劇場中存在;二是配戴座位旁放置的VR眼鏡後,在遊戲般的影像世界中遊歷,利用雙手「摸索」虛擬影像中的互動元素。這兩部分在表演期間反複虛實交織,正如《看不見的城市》書中的主要結構,由馬可孛羅(陳瑋聰飾)與忽必烈(吳偉碩「梵谷」飾)的對話串連,對55個城市的描寫,前者為演員在劇中的表演部分,後者的描述則由陳麗珠聲演的Siri導航,透過VR影像呈現。戴上VR裝置的觀眾,角色被定義為觀光團的團友,游走馬可孛羅描述或忽必烈想像的世界,這種視角更將觀眾視為演繹「忽必烈」這角色的一部分,因演出過程中,觀眾由一般單向的接收訊息者,成為被凝視的一部分,視點由台上轉移至台下,角度亦由觀眾轉換至演員及工作人員身上,他們觀看台下戴上VR眼鏡的三、四十人,恍如盲子摸象般伸手探索,把「忽必烈」這角色從演員身上分割開來。這種狀態正呼應書中忽必烈作為聽眾,傾聽說書人馬可孛羅的話語,再想像各城市面貌的情景,以及《看不見的城市》這書名。


「看不見」一方面是指忽必烈憑空想像、沒有實際身歷其境;另一方面指向卡爾維諾筆下的馬可孛羅,所訴述的城市並非真實存在。卡爾維諾基於忽必烈與馬可孛羅相識的史實,利用改編《馬可孛羅遊記》對城市的描述,以後設手法滲雜不屬於這段歷史時空背景的景物,如機場、高樓大廈等,令讀者抽離小說中的歷史脈絡,同時喚起頃刻、當代中的都市記憶,亦即德國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提出的「間離效果」(Alienation)。後設在劇場中不算罕見,甚至已用得太氾濫,《給》「如實」呈現書中情節,舞台上演員身穿符合既定想像的古裝戲服,演員用心背頌一段外語對白,兩人以蒙古語與意大利語呈現書中起初會面章節中的「雞同鴨講」,以肢體動作對話至慢慢能對話溝通,語言不通之處,看書反而會讀懂,但劇場中這安排更貼近當中描述的情景;VR的部分,聲音描述依然與原著有某程度上的扣連,但影像上則脫離文本,創作團隊借用大量如霓虹燈牌等香港相關的本土元素,令後設運用得更具當代意義。


導演楊振業在4年前與編舞Wayson Poon合作改編《看不見的城市》,創作舞蹈作品《看,不見(城市);》。當時由舞者一人戴上VR裝置,觀眾透過舞台上熒幕觀看VR中的影像內容,畫面中透過當年紅極一時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手機遊戲Pokémon Go,與富香港特色的景物影像虛實交錯。今次《給》的文本雖然主要改編自小說《看不見的城市》,但劇名來自卡爾維諾的另一本著作《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這書被視為卡爾維諾的遺作,結集5篇分別以「輕、快、準、顯、繁」為題的文學理論講辭。劇中的其中一段VR影像,以博物館般的視覺呈現出類似書中提及的二元對立關係,融入本地意象,如在「輕與重」的「展區」中,展示一顆蘋果和一張紙,「鑽石與病毒」中展出的是銀行的獅子雕塑和司法女神像。但我猜是書名中的「太平盛世」一詞,最吸引導演以此命名,抹去「太平」,換來「(虛擬)」,剩下「盛世」又是另一番韻味。


故事中對眾多城市的描述,最終回歸於一個主題,「馬可孛羅說:『我每次描述一個城市,其實都是講威尼斯的事。』」,威尼斯正是馬可孛羅的故鄉,卡爾維諾藉由角色的對白,都市由各樣元素堆砌,認為陌生城市、異鄉的一切是透過對家鄉城市的認知而建構,因此一個城市即使淪為廢墟,也不會完全消失殆盡,該城市的元素會透過當地人的描述,散落在世界其他城市之中。這對其形態消失,回歸自然的想法如道家的理論,《給》在舞台上以堆沙象徵城市的原形,而台上像3D模型支架的蒙古包,亦呼應VR片段中一片荒漠的威尼斯。


作為觀眾,徘徊於虛實間,戴上、脫下VR裝置富有儀式感,像畢贛的電影《地球最後的夜晚》,以3D眼鏡區隔主角的想像與現實,然而,《給》的VR運用並非噱頭技倆,虛擬影像與劇本的互文更具深層意義,放諸時下現況,無論身處何地,作為香港人都會成為這城記憶的載體,感嘆記憶中的美好流逝消亡同時,亦為消失的城市記憶「續命」。說回《給》的影像,後段有些場景可以設計得更細緻,和更扣連文本本身,當然亦明白成本上考量,不能太吹毛求疵,如發聲人偶的部分不太貼題,或略去更好,但要數最突兀之處反而不在VR的部分,而是最後Siri讓觀眾散場後,感受沙田的陌生,這種從虛構返回現實的手法「畫公仔畫出腸」,尤為累贅。


數碼媒體與劇場表演的結合在外國已發展多時,但香港仍是起步期。如近期有「表演未來系列」的《千高原》,以觀眾及科技裝置互動取代演員演出;又或是鄧樹榮戲劇工作室的《第四夜》,以網頁取代舞台,都是各類式上的嘗試,探討劇場本質的可能性。而《給》一劇不但讓觀眾有嶄新的賞觀體驗,亦不會與劇場表演太離經叛道,慎密的劇本結構與紮實的演技仍是貫穿科技應用的骨幹,是一齣值得一看的佳作。


幽默的淒涼——漫談卡爾維諾小說情節的推動力,以〈糕點店的盜竊案〉、〈黑羊〉為例


延伸閱讀

熱門文章

關於爸爸的兩位小演員

影評 | by 毛曄穎 | 2024-12-24

張愛玲與宋淇談瓊瑤 也談亦舒

歷史 | by 馮睎乾 | 2024-12-12

編輯推介

2024 好平安編輯室 聖誕Chill Guy書單

如是我聞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5

迪士尼刪除新作的跨性別元素

報導 | by 虛詞編輯室 | 2024-12-21

飲江詩兩首

詩歌 | by 飲江 | 2024-12-19

Fahren

散文 | by 言水 | 2024-12-19

被時間觸碰的光之羽

散文 | by 賴志豪 | 202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