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 | by 朱少璋 | 2021-10-05

我只是一介書生,而已。在香港——我的家——讀書教書,都幾十年了。我慚愧沒有給下一代做出些甚麼貢獻,就連上街表達意見的學生、年輕人被誣指為暴徒而給警方追打、槍擊、拘捕……,我都無能為力。看着屏幕上的槍彈、煙霧、血跡,鏡頭一轉,卻看到優雅背景前那一副「慈母」嘴臉——前者真實後者虛偽——試問香港人又怎會不絕望?又怎會不憤怒? (閱讀更多)

不是撲火,是借火——讀洪慧〈借火〉

評論 | by 余文翰 | 2021-12-09

恰恰是這種革命的純粹性及其由「自由」而迸發出的詩意,使我在讀罷洪慧〈借火〉一詩時當即想起了哲古華拉。飛蛾撲火真的是自取滅亡嗎?我想在洪慧看來飛蛾不是撲火,而是借火,燃燒生命是它天然的職責。 (閱讀更多)

不如試試互相理解

時評 | by 葉一知 | 2021-10-05

或者,大家以為,真的有一百萬人上街了,引起國際關注了,政府就會撤回修訂了。其實,在2003年七一遊行後,董建華說了幾天早晨後,高調出來宣布,會如期立法23條,當時大部分市民已經準備在7月9日包圍立法會。但因為田北俊的自由黨臨陣倒戈,拒絕支持,董建華才急急出來宣布:尊重民意,暫緩立法。但誰都知道,他尊重民意個屁,只是不夠票而已。 (閱讀更多)

good dog,做得好!

時評 | by 張里輝 | 2021-12-09

經歷破紀錄103萬人的反修例遊行,今日在親共報章流傳最勁的相片,不是遊行隊伍,而是晚上示威者衝突時,警察爆缸,他們配以大大隻字「譴責暴力抗爭」、斥示威者「暴民」。這樣的解讀,是不是有甚麼誤會?因為據有線新聞的片段,那位頭破血流的警察是被同儕所打中的,還有一句「你做咩自己人打自己人呀!」,鐵證如山。 (閱讀更多)

阻止這個世界崩解的人──評莊梅岩《5月35日》

劇評 | by 蔣曉薇 | 2021-09-23

5月31日,由莊梅岩編寫的《5月35日》正式上演,我看的是晚上的一場,全院座無虛席,同場的觀眾還有朱耀明牧師伉儷、資深大律師余若薇和梁家傑。離場時人很多,擠得很,我沒有急著離開,有機會看到憑欄俯視的莊梅岩。買了劇本後,硬著頭皮上前問她可否留影,她二話不說就跟拍了這張合照,笑起來真像個孩子,眼裡有份難得的真。 (閱讀更多)

星體與光像蜂巢盤繞生命——黃裕邦x俠女卜卜嬋「藝術家的星相解密」紀錄

書評 | by 陳諾諺 | 2019-06-03

占星學其實就像文學,不單是一套龐大知識系統,涉獵本命(Natal)、時事(Mundane)、擇日(Electional)、流年(Forecast)等分支技術,更關乎人倫關係與生命本質。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史學泰斗許倬雲離世 享壽95歲

報導 | by 虛詞編輯部 | 2025-08-05

粵劇音樂設計怎樣取得平衡

其他 | by 王勝泉 | 2025-07-27

編輯推介

醬園味:評《醬園弄・懸案》

影評 | by 金成 | 2025-08-06

Bruksvara

小說 | by 徐竟勛 | 2025-08-02

良風有迅

散文 | by 惟得 | 2025-08-01

表達空白

散文 | by 釅釅 | 2025-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