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王証恒"

我所看見的未來—— 「第五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暨十周年紀念座談會」講座實錄

報導 | by 廖穎欣 | 2025-06-25

由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文學推廣平台主辦的第五屆「孔梁巧玲文學新進獎」適逢今屆為十周年,大會特以舉辦「我們所看見的未來」賽前紀念座談會,邀請歷屆得獎者,包括李昭駿、王証恒、王碧蔚、黃言丹,以及三位特邀嘉賓麥樹堅、李日康博士以及郭詩詠博士。會上得獎者大談寫作歷程展開,探索新時代下個人風格的追尋、環境變遷對創作的影響,以及文學的意義。作家分享了語言與空間的交互作用,如王碧蔚在日本尋找漢語鄉愁、王証恒在蘇格蘭書寫異鄉經驗。座談會亦觸及AI時代寫作的未來,與會者認為文學的核心在於人類的情感與生命痕跡,難以被科技取代。

足以抵抗敗壞的文學時刻——專訪王証恒《南歸貨車》

專訪 | by 吳芷寧 | 2021-06-10

年輕作家王証恒近月出版的新書——《南歸貨車:新界西短篇故事集》,由設計到文案,都有一份撲面而來的氣勢。新界西,王証恒成長的地方,正是如此一個立足點,折射出這兩個十年的政經格局。與其說,文學關乎自我表達,王証恒更相信文學是與人溝通,甚至可跨越時空地讓後人追認。

告別生活書社

散文 | by 王証恒 | 2021-04-24

位於元朗「雞地」的生活書社,曾經賣文學書、社科書、哲學書,也賣元朗醬油,但最終都守不住了,五月起,生活書社將停業,王証恒引Penelope Fitzgerald的小說《書店》悼念,開書店或注定是個悲劇,但悲劇的意義不在於失敗,而是明知失敗,仍去行動。

暗礁時代.柔光之愛──讀王証恒《南歸貨車》

書評 | by 謝曉虹 | 2021-04-17

謝曉虹形容,在年輕作家王証恒的新作《南歸貨車》裡,感受到的力量,來自人物被壓扁但仍柔靭的情意,暴虐與瘋狂邊緣那抒情的微光。書中有一股蓄勢待發的自由能量,孕育於對殘酷真實的直觀。在清醒的冷漠與天真的投入之間,作者展現了另外的進路:一種置諸死地而後生的認知,以及對城市牢獄裡被隔絕的人進行的深度觀看。

【無形.張愛玲分重作】赤地之戀

小說 | by 王証恒 | 2020-10-21

仲夏夜,屯門,蕉林,小情人,火微溫,稿紙化灰,故事灼痛人心。90後小說作者王証恒,重寫張愛玲經典的《赤地之戀》,以文字為底片,務求讓讀者窺見夏夜微光。

【教育侏羅紀】中文科聽說考試,一個近四十年的問題

教育侏羅紀 | by 王証恒 | 2019-09-03

學校課程專責小組委員會6月公布諮詢文件,建議檢討聆聽和說話評核的作用。有網民認為此舉是為推動普教中鋪路,也有人認為改革是走回頭路。其實,在討論中文科公開試應否設聆聽、說話考核之先,還需理清其發展脈絡。本文旨在為課改爭論提供一些背景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