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峰傳來散文,書寫一個單性生殖的文明中,小棕人帶著好奇與渴望,嚮往加入外太空探索的熱潮。然而,母親分享 「纖維人」 的故事希望打消小棕人參與外太空探索。「纖維人」作息規律,且十分崇拜一個會發光的矩形物體。有的纖維人隨意浪費資源,有的則相聚嚴肅討論節省資源來拯救他們的星球,他們的一舉一動都相當神秘詭異。
第三屆澳門國際酷兒影展正式開幕,影展以「溫柔.革命」為主題,旨在展現酷兒經驗的多面性,共精選了十九部長片和四部短片,題材各異。分別有台灣金馬獎大熱之作《漂亮朋友》為開幕電影,在柏林影展榮獲泰迪熊獎最佳劇情片《太空百合戰鬥姬》、勇奪多個影展獎項的挪威作品《性愛夢之做夢》等。在「酷兒不朽」單元中,更將李安的現象級作品《斷背山》重現幕前,重新回味這部20年前的傳奇電影。
2024年11月12日,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s)組委會宣布該年的布克獎由英國作家薩曼莎·哈維(Samantha Harvey)獲得,包括華人作家李翊雲在內的六位獎項評委,一致將選票投給了她的小說「太空田園詩」《軌道》(Orbital),以表彰這部作品透過描寫六名宇航員在國際空間站的生活,「邀請我們觀察地球的壯麗,同時反思每個生命的個人與集體價值」。《軌道》一書以一張真實的圖片開篇,這是一幅「地球軌道24小時與北半球日光」的示意圖,它展示了空間站在平面地球上飛行的軌跡。太空站上共有六名太空人,他們在這裡收集氣象數據,並進行科學實驗。但大部分時間,他們都在凝望寂靜的藍色星球。他們開始思考:沒有地球,生命會變成怎樣?沒有人類,地球會變成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