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湛銓與《修竹園文》:香港南來文人的治學風貌

現身說法 | by  劉禕泓 | 2024-04-13

陳湛銓教授(1916年—1986年)是香港著名的「南來文人」之一,因其關於國學和文學的學識深厚,被同時代的文人尊稱為「國學之父」。他於國立中山大學畢業,1949年隨珠海大學(今珠海學院)遷到香港,曾擔任聯合經緯、浸會、嶺南等書院的中文系主任。1956年,蔣法賢先生籌辦聯合書院,禮聘陳教授規劃中國文學系。1959年,蔣氏去職,教授激於義憤,亦隨之辭職。而後熱心推廣國學,在香港大專講學,並出任學海書樓的特約講師。自二零一四年始,商務印書館開始出版陳湛銓教授的一系列著作,包括《周易講疏》、《蘇東坡編年詩選講疏》、《元遺山論詩絕句講疏》、《修竹園詩選》、《歷代文選講疏(上下冊)》、《修竹園詩前集》。


最新出版的《修竹園文》為陳湛銓教授著作系列的最後一本,收錄其自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八五年在香港及內地各大報章上發表的學術文章、時事評論、講辭書信。全書按時間編纂,鋪排作者行文背景與中國近代歷史的緊密聯繫。讀者只要細讀便可發現,上世紀三十年代五四新思想與傳統國學的思想爭論、抗日戰爭爆發、內地高校南遷、香港六十年代的「中文運動」等重要的歷史事件都潛藏在字詞之間,能作為後人回溯歷史的一個重要入口,並藉此窺探中國近代思想場域的變動。


本書編校者之一的陳達生,是陳湛銓教授幼子,為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文學士、香港大學哲學碩士。自2011年退休後,一直致力於整理陳湛銓教授生前著作,結集出版,編校有「陳湛銓教授著作系列」。與師弟孫廣海博士同為新書《修竹園文》的編校者。《修竹園文》出版之際,陳達生圍繞此書與本書編輯作五問五答,介紹編校先嚴文集的經過及陳湛銓教授——「有自得之樂,人之心胸才得遠大;能安於最小享受,才可得到最高成就」的國學教授之道。


《修竹園文》五問五答:


問:《修竹園文》一書通過收集陳湛銓教授生前散落在各大報章、書刊、學報上的文章,從而編纂成集。請問書中的文章,囊括了陳教授五十年來四處散落的所有文章,還是經過收集,酌情挑選後的成果呢?


陳達生(下文略為「陳」):本書中已經包括了先嚴自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八五年五十年來曾刊登於印刷媒體上的所有文章,除卻有一篇文章因有其他考量從文集中刪除,其他文章都未經挑選,全部交給商務印書館,按照年月先後次序排版。


問:本書中收錄的文章來源甚廣,跨越的時間序列超過五十年,文章的收集編校的難度很大。請問您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確定、並索引文章的存在,並獲得文章的史料原稿的呢?


陳:修訂先嚴的文章,實際上是一項工程量浩大的古籍整理工作,需要基於歷史史料進行打字校對。因為年月久遠,且先嚴的文章多引經據典,因此許多模糊的字跡需要查閱相關的古籍、詞典,並與報刊原文比對,才能確認。對於這樣一項難度較大的工作,人和物都是不可或缺的。在整理編排此書的過程中,我得到師弟孫廣海博士、學生胡美華博士、程中山博士及劉浚㮾碩士協助,才順利完成此書。《修竹園文》收錄了共五十八篇文章。先嚴來港(1949年)可以作為一個重要的參考時間點。先嚴來港前文章,可從上海圖書館的《全國報刊索引》或與陳教授有關教育機構刊物找到;來港後文章,我主要是從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及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搜尋。中文大學圖書館華僑日報微型膠卷輯錄中也收錄了不少當年刊載了先嚴之文章的報刊原樣。


問:整理《修竹園文》中所包含的文章,您大體用了多長的時間?在整理與編校的過程中,您覺得最大的困難是什麼呢?


陳:我大概從二零二二年的六月份開始初步的整理工作,在二零二三年的九月份完成了初稿,歷時大約一年多。有關先嚴文章或演講辭,常刊於《華僑日報》,而報章時有錯別字,要逐一查證及修正,頗花時間。除此之外,先嚴因研究國學出身,文獻學功底十分扎實,因此在文章中時常會出現較為生僻的字。倘若缺少相應的經學與小學根柢,是很難確定此字出處的。因此在尋找現行漢字進行配對的時候,時常要借助《說文解字》作為工具書。有時甚至需要編輯幫忙造字。如何保持文章原來的古風,又能夠讓現在的讀者明了文章的大意,是編校過程中一個很大的難題。


4 0629_修竹園文-output-0205-11

(陳湛銓授課,1976年攝於香港嶺南書院)


問:作為陳湛銓教授的幼子,您是否在小時候,就已經親眼見證了父親創作文章的過程?抑或,您是否在少時便已經讀過部分刊登在報刊上的文章呢?時隔多年,再次接觸到這些文章,以全然不同的方式與過去「相遇」,您有什麼特殊的感受嗎?


陳:我讀小學及初中時,會看看刊登在報刊上先嚴文章標題,但不會細加閱讀。在我讀中學時,曾目睹先嚴親筆書寫〈何耀光先生六秩壽序〉、〈大嶼山寶蓮禪寺碑記〉二文及〈大嶼山寶蓮禪寺牌坊楹聯〉。先嚴在替人撰寫壽序碑文聯文的時候,態度嚴謹,這三篇文聯,都是先嚴先對於文章內容進行創作,再基於草稿起筆,落成墨寶。而近年來整理先嚴遺作,反而可以藉此機會讀到不少文章。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才感受到何文匯教授在〈憶國學大師陳湛銓教授〉一文所說「陳老師的學問深不見底,總歸聖賢之道。」身為學者的先嚴形象,在文集整理的過程中,才愈發顯得清晰了起來。


問:本書中的文章所寫作的時代,離目前的讀者們已甚遙遠。最後,您覺得本書之於當今的讀者與社會,具有什麼樣的意義?


陳:可借用孫廣海博士在〈編後語二〉所云:「本書內容融會古今,於學術思想、序跋講演、報章輿論、書信函牘、詩文賞析,方方面面,皆有闡述,誠香港文學史、儒學史不可遺漏之珍貴文獻。」除此之外,在《修竹園文》中,讀者可以從中體悟先嚴當年治學、交遊的各種風貌,尤其是六十年代創辦私立大專的艱辛。





關聯閱讀:

/private/var/folders/8x/d17nsmps4zz17y53njdnb1mw0000gn/T/com.kingsoft.wpsoffice.mac/picturecompress_20240325135721/output_1.pngoutput_1

《修竹園文》

作者:陳湛銓

編校:陳達生、孫廣海

ISBN:9789620706295

出版: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本文集為陳湛銓後人及其後學編校對整理。編者收集了陳湛銓教授自一九三五年至一九八五年來,發佈在各大報刊上的五十八篇文章,檢視校正,轉為電子文稿,並冠以新式標點。本文集包括了五十八篇文章,文類豐富,囊括了陳湛銓教授所寫的文學評論、學術論文等。文集以寫作時間排序,俾能讓研究人士了解陳氏在這五十年內的思想與社會運動的風貌,並藉此窺探中國近代思想場域的變動。




延伸閱讀

3體同病相連雪豹

熱門文章

編輯推介

小大之辨

影評 | by 亞c | 2024-04-29

誰偷走了我的意象

小說 | by 陳芷盈 | 2024-04-28

【無形・◯】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散文 | by 王瀚樑 | 2024-04-24

【無形・◯】桃緣

詩歌 | by 羅貴祥 | 2024-04-22

【無形.同病相連】太空漫遊

詩歌 | by 陳康濤 | 2024-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