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皓天傳來《黑箱日誌》影評,指出戲中伊藤的創傷不僅是心理問題,更與社會結構和文化觀念緊密相連。他認為傳統「正向完整敘事」的治療方法,是忽略了創傷的結構性根源,並強調接納與聆聽倖存者的重要性。他進一步反思創傷是否應被政治化:一方面,社會改變需倖存者發聲;另一方面,創傷被政治化可能簡化個人經歷,為受害人帶來二次傷害。
臺灣律師作家曾友俞評《墮下的對證》,認為臺灣譯名《墜惡真相》使用「真相」一詞多少有些誤導性,因為「真相」從來不是法庭在意的,應以原文翻譯為「一個墜落的解剖」更為恰當。《墜》不但具有懸疑片與法庭片的外觀,實際上更讓觀眾意識到「決斷—判斷」的代價,以及提醒了我們審判程序——國家司法所具有的權力所帶來的傷害。
由三位90後少女在2019年開辦的獨立書店貳叄書房,近日陷入欠債風波。早在十月初,出版社德慧文化宣佈荃灣書室結業後,一拳書館已曾出帖表示惋惜並指出書業有害群之馬;直到本月7日,一拳書館再發表不點名的限時帖文,透露業界出現騙子。貳叄書房前店長楊喜盈(Joyce)則同日發文釐清已退出書店,並透露書店欠款問題嚴重。貳叄書房在14日發聲明回應,強調書店「從沒做出仼何刻意拖欠書款的行為」,卻在業界引起連串反響。包括一拳書館、獵人書店以及序言書室等獨立書店紛紛發文指貳叄書房長期欠債真有其事,並指貳叄書房的行逕不但影響供應商員工生計,更對整個書業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