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ifva的香港藝術中心近日在社交平台宣布,將於7月舉辦「ifva 29載卓越短片成就 ‧ 匯 ‧ 聚」回顧活動,屆時會揭曉第 30 屆 ifva 的方向。活動誠邀過去曾榮獲ifva金獎的人士出席,並呼籲金獎得主私訊電郵地址與大會聯絡。曾參與評審的陳智廷認為活動應邀請所有關心這個獎項的人,一同思考ifva的發展方向。又指資料庫有得主聯絡方式,不可能要求金獎得主主動聯絡。消息公布後,隨即引來業界質疑,指出要求歷屆金獎得主需主動聯絡的做法並不尋常及合理。
網媒《Wave. 流行文化誌》報導,ifva(Incubator for Film and Visual Media in Asia)宣布將暫時停辦短片比賽,並重審未來方向,稱因需以應對短片發展及社交平台興起的影響。ifva自1995年以來至今共舉辦過29屆,歷年比賽鼓勵了多名別具潛力的影像創作者,其中不乏國際知名導演,為影視發展帶來重要影響。第29屆金獎作品《直到我看見彼岸》探討移民潮。去年舉行的第28屆短片節及影像媒體節,有兩部本地入圍作品因有社運相關的畫面而遭電影報刊辦要求刪減情節,在未能放映完整版本下,導演決定取消放映。藝文業界人士對ifva的決定表示惋惜,認為ifva是許多創作者的重要啟發來源。回顧香港藝術中心近年人事變動頻繁,中心累計一年至少6高層離開,目前的監督團主席劉文邦於今年4月由特首委任。
去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的第二十八屆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比賽,有兩部入圍作品因電檢處要求刪減內容,在無法放映完整版本的情況下,導演決定取消放映,亦因而失去競逐獎項的資格。影評人陳志華指出動畫組的《城堡裏的大象》(2021) 曾入選安錫國際動畫影展,公開組的《失去的部分》是香港跳格國際舞蹈影像節的委約作品,如今都成了這一屆ifva 失去的部分。
ifva 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於 3 月 2 日至 11 日舉行,虛詞編輯部精選三套放映作品與各位分享,分別為楊光宗《極樂招財貓》、崔紹輝《煨燼》和譚善揚、胡天朗《群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