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鋒傳來散文。即使生於零零年代,但「我」的心理年齡比實際年齡高出三十多歲,謂同齡人中的異類,因此暫未經歷任何代溝的事情,同時又對此感到好奇。無鋒於快餐店與八旬老伯展開了一場啼笑皆非的對話,使他首度品嚐「代溝」滋味。從《三字經》被改編成「初之人」的戲謔,到「卜卜齋」學堂的體罰秘辛,老伯跳脫的思維與執著的生存智慧,讓無鋒從困惑漸悟隔閡背後的溫柔邏輯,成為一場荒誕又溫暖的「代溝」碰撞。
記得以前老師在堂上講解《金剛經》,提醒我們應如是降伏其心,如是開度眾生而又實無眾生可度。為甚麼呢?因為最終都要靠同學自己了悟,有人頓悟,有人漸悟,有人執迷不悟,要是我一著相,執著人相、我相、眾生相,就無法開度眾生,教與學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