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曉旻傳來《他年她日》影評,指出電影以「重力牆」分隔世界、「優日區」一天等於「長年區」一年的奇幻設定實為現實愛情的深刻寫照,認為電影巧妙運用「時間」作為多重比喻,其既是物理時差,亦象徵戀人各自不同的人生規劃(人生「時區」)。其中,電影全在香港取景,以「同一城市」呈現「兩個世界」,隱喻現實中無處不在的「重力牆」,藉此探討愛情、時間的相對性,以及在差異中尋找平衡點的課題。
由陳心遙監製,曾憲寧執導,張艾嘉、任達華、蔡思韵及周漢寧主演的電影《燈火闌珊》,周一(25日)獲香港電影製片家協會董事局,按照美國電影學院角逐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之選片準則,推薦代表香港角逐「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國際影片」獎項。
昨晚(19/11)舉行的「第59屆台灣金馬獎頒獎禮」,雖然多名參演並獲提名的香港演員均缺席,但香港電影合計仍共奪九獎,其中黃秋生憑《白日青春》首獲金馬獎「最佳男主角」,導演劉國瑞亦憑該片先後獲頒「最佳原著劇本」及「最佳新導演」;張艾嘉則憑《燈火闌珊》三度封后,本地音樂人黃衍仁也憑《窄路微塵》獲「最佳原創電影音樂」;獲得今屆最多入圍提名的《智齒》,最終亦取得「最佳攝影」在內的四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