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雙以「怪異閱讀」視角重探奉俊昊的《寄生上流》,指出一般觀點都將壽石視為「欲望」的象徵,但雙雙認為壽石不但只是隱喻,更是一個具有主觀能動性與靈魂的「角色」,例如敏赫急切送石、其主觀鏡頭、浮水顯靈、黏附基宇及化身凶器等細節,推測壽石表面帶來財運「祝福」,實則懷藏惡意,推動劇情向怪談發展。
怪談史是日本文化重要的一部份,日本人對恐怖故事的喜愛正是源於恐懼,伊藤潤二其中一本經典作《富江》,年輕美少女富江這角色,既描寫了伊藤潤二自己年輕時對女性的恐懼,也是超脫了受害者的悲慘女性形象,變成復仇的象徵。今集「已讀不回Book Channel」繼續請來貳叄書房三位腦細,講大家期待已久嘅伊藤潤二《富江》,記得睇喇!
畫一條橫線做比例尺,假如最左方是日常用語,純文學就會拼命往右逃越遠越好,因為純文學就是要做語言實驗,就是要到達遠方,挑戰日常,這就是純文學的使命。但類型的挑戰並非跑得越遠越好,它們的比例是不一樣的,類型會在某個地方停下來,改頭換面,扭轉日常,刺激思考。恐怖小說突出日常的不可知,推理小說帶來細節觀察,愛情小說帶來日常不可能發生的愛情(當然可能只是我沒經歷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