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詩三首。浮海看完《世外》後有感而發傳來〈千年記〉一詩,以「執念」與「遺忘」的辯證,叩問輪迴的本質,而嬰孩的初啼便是眾生之苦的證明;陳嘉珊的〈滑動〉寫下身處在一個無法真正接納「我」的世界裡,只能透過吞藥、表演、玩手機等的「滑動」,才能維持一個虛構而疏離的存在理由;黎喜在〈千秋〉捕捉了哀傷的被動,如孩童面對鞦韆之無助,哀傷卻是種無法參與生命律動、置身事外的麻木癱瘓。
《世外》作為今年香港動畫電影話題之作,不論上映前後都受到眾多影迷關注。電影製作耗時七年,其靈感源於監製及編劇楊寶文(Polly)對朋友猝逝的衝擊,啟發她探索輪迴與放下的命題。早於2019年時,張小踏第一次聽到Tommy及Polly想把《世外》做成長片,她心想:「你們發夢啦!」沒想到,張小踏最終卻成為了《世外》的美術總監,這幾年每天與一秒8格的動畫作戰,使她「發夢」也要加入的原因很簡單,「故事很好,很觸動到我」。
香港動畫電影《世外》入圍有「動畫界奧斯卡」之稱的法國安錫國際動畫影展2025「午夜特別場」,並於6月11日完成世界首映一連三日共三場放映全場爆滿,現場反映熱烈,放映後掌聲與歡呼聲不斷。《世外》是繼2003《麥兜故事》後,相隔22年再次有港產動畫登上安錫舞台。擁有宮崎駿電影《蒼鷺與少年》發行權的美國發行商GKIDS於6月宣布購入《世外》的北美發行權,成為首部獲得此待遇的香港動畫,將作品推向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