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RESULTS FOR "be water"

【無形.Be Water My Friend】水文與生態物種

散文 | by 葉曉文 | 2021-09-23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並非一成不變,它在冰點以下化作堅硬的冰,遇熱時氣化於空中;看不見但不代表它消失了,時刻存在於我們一呼一吸之間。

【無形.Be Water My Friend】夏曼・藍波安:海洋基因,文學就在身體髮膚

專訪 | by 黃潤宇 | 2019-09-19

生於邊緣而遠觀萬化的夏曼,或許一早就清醒地感受到身體中的道之所在:「你不能跟我說,儒家思想是全世界的中心思想;對我而言,我的身體早已在履行莊子思想了,這就是我海洋文學的本質。」

【無形.Be Water My Friend】流水武魂,赤軀隨遇——李小龍的武術精神

散文 | by 江祈穎 | 2021-09-23

止戈為武,正是李小龍截拳道的精髓:攔截的拳術,靜待對方靠近進攻,以己之長攻彼之最近處,後發而先至,截擊來勢,對方每每出手即愈打愈傷,漸漸失勢而放棄打鬥,以此達到止戈之目的。這種消解自身的武,不單是以技術及運動為主的武術,亦超越打仗實戰,武鬥打擊的武功,截拳道是一種武藝,是哲學,是拳術,是道。作為香港人,我們都渴望和平,但面對失治之城的濫權暴力,我們只能以武制暴,而在新時代除了相信群眾外,我們亦能從截拳道中學會,我們亦能相信自己。

【無形.Be Water My Friend】Be Water

小說 | by 雄仔叔叔 | 2021-09-23

雄仔叔叔講故事。

【無形.Be Water My Friend】我們仍然未得勝,頑強爭取太平——專訪何韻詩

專訪 | by 劉平 | 2021-12-09

「咦?佢又喺度。」每次在live或臉書見到何韻詩夢遊的身影都暗自一驚,她總是企得這麼前,而且,幾乎是每一次,點解可以連眼罩都冇?從雨傘運動走到今天以「反修例」拉開序幕的抗爭主場,五年來香港人經歷了多少,何韻詩也就經歷了多少。近日的文宣講得好,「黃藍是政見,黑白是良知」,連大家都開始有「核彈都唔割」的覺悟,就知大家有幾想贏,不只要完勝林鄭、摑她一巴,更加要贏回香港人的良知。大家堅持不割席,問何韻詩點先會割,她答得堅定,除了強權,其他點都唔割。

【虛詞.Be Water My Friend】水

散文 | by 陳諾諺 | 2021-09-23

生命是怎樣的一回事。光圈在透明晶體裡浸泡自身。細碎的。溫婉的。絲絮在幾近虛無的液輕柔掠過你的四肢。然後蜷伏,像個球體,混沌中載浮載沉。溫柔靜謐。貼近膜壁,你聽見黯紅的河流在竄動。那麼炙熱。忽然有一隻手在膜壁外畫圓,一圈又一圈,在肚皮上運轉。你開始意識到,膜壁就是水湄——兩顆生命交接之處,水面閃著一層淡光,你濾攝水面的空氣,游向那一片虛柔的光波。一個留長髮的女子輕撫你的肌膚,向你微笑,微暖的白光瀉在你身上——

【無形・Be Water My Friend】前置詞:文人Be Water

無秩序編輯室 | by 鄧小樺 | 2021-09-27

「Be water, my friend」,其實不像是口號或標語,它往往更像是一個眼色,甚至連微笑都不到,只是嘴角輕輕的牽動,身體與身體之間在陌生和親密緊急轉換錯位的一下,跑吧,手足,齊上齊落,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彼此的名字和樣子。

《暴政》:耶魯大學教授話be water同be friendly先有自由

書評 | by 沐羽 | 2021-09-23

一個口號,甚至一抹微笑,一次握手,一個問候都是在極權暴政下至關重要的個體行為,這是提摩希.史奈德(Timothy Snyder)在《暴政》(On Tyranny)一書提出的論點。另一個人的希望,可能就在你日常對他所釋出的善意之中;另一個人的絕望,可能就在善意的缺乏當中越積越厚無法收拾。

親愛的朋友,請不要輕生,讓我們繼續同行

現象 | by 董啟章 | 2021-10-05

請記著魯迅所說:「絕望之為虛妄,正與希望相同。」希望是情緒,絕望也是情緒。絕望不是堅固不摧的東西,它並不真實存在。《源氏物語》裡有一句詩很有意味:「哀情亦是無常物」。對於悲哀,也不要執著。唯有破除絕望、破除悲哀,我們才能重獲希望和快樂。